深圳晚报讯(记者|李瑶娜、实习生|何倩玲)促进大众创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保障制度……12月24日,“马洪基金会理事专题报告会”在深圳举行,现场邀请国内经济和改革问题研究专家进行讨论,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掀起一场思想风暴。
据了解,“马洪基金会理事专题报告会”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两场。会上,马洪基金会理事、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在演讲中指出,“十三五”时期应弱化GDP指标,将促进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要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如何促进就业?宋晓梧认为,在促进就业总量方面急需大众创业,发展就业弹性高的第三产业和大量容纳就业的中小微企业,这将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从提高就业质量看,急需加强职业安全卫生,建立合理薪酬制度,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就业者的技能,并提高劳动报酬比重,扩大消费;从构建就业保障来看急需完善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及失业保险制度,解除就业者的后顾之忧。
宋晓梧还指出,工资合理增长的机制有待完善,近年来大多数省市区的最低工资调整幅度平均高达20%左右,但尚未达到当地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要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希望能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要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
会上,马洪基金会理事、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围绕经济转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分析,他指出,中国将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乃至中速增长,经过努力进入中高速增长平台后,我国经济将有望5-10年的平稳增长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