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库百人会 > 智者活动

智者活动

杨勤:在政协提案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16-11-18

编者按:

 

    2015年12月29日举行的马洪基金会与深圳市政协提案委座谈会,是根据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的工作安排,围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主题组织的一场专题议政会。会上多名专家智者提出许多引导性建议。政协副主席黎军表示,马洪基金会·智库百人会为市政协与民间智者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将进一步促进民间智慧发挥作用以及提升市政协参政议政的水平。本文为杨勤在会上发言整理稿。

 

    前不久,思平同志与人大代表做过交流,他的改革勇气与大胆全国第一,退休以后还能心系国家,时刻想着改革,很了不起,这是深圳最宝贵的财富。思平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把改革思路系统性地理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都很感动,不管它能做到哪一步,都很值得奋力地积极推进。我今天借着这个座谈会表达一下个人观点:

 


    简政放权改革确实很不容易,改革是深圳的传家之宝,我们就是凭这个使深圳得以立足,在全国成为一流城市的,成为改革的核心。改革应当是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这点大家毋庸置疑。但问题是怎么改,我们今天往下怎么走?我是1985年来的深圳,见证了特区当年改革的变化过程。当年突破的是政策,而今,还有法律法规,一切不适应现实与未来发展的“框框”都应打破。

 


    改革是要有动力的,而当前改革的动力是什么?很显然,动力不足。只有危机来临了才被迫改革,光明事件,就是危机。

 


    出路在哪里?这次提出的重监管轻审批,是改革的主思路,这是在大幅度地减少审批之后依法监管如何跟上,在这些方面,政府各部门实际上是很茫然的。大家多年来都习惯了审批,忽视监管。如今一旦取消了审批,好像就没事做了。对监管的事大家历来能推则推,现在更是学会了“依法推诿”和依法不作为“。

 


    改革是大势所趋,谁早改革谁就主动。现实状态是经济和政治两个轮子,一大一小,往往是以小轮为半径打地转。前几年,深圳花大力气搞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这是历史上最耀眼的,涉及相关法律有几十部。尽管主流上是成功的,但仍有很多领域还存在监管问题,今年的放权比那个难度更大,畏首畏脚、缩手缩脚的改,客观地说,难为了深圳人,我一直在呼吁建立深圳行政特区。主要从四个方面改:

 

第一,取掉“天花板”

 

    一是上位法,二是国家标准,三是国家强制规范。因为我们这些年不断强调深港一体化,我们是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人家压根不买账、不理你,制度不一样,法律不一样,怎么对接?同时,这些年来香港已经把我们当成了竞争对手。

 

第二,扩大物理空间

 

    建议与珠海、东莞一部、惠阳一部合并,使之成为大特区,创造全国甚至世界第一大城市经济体量。

 

第三,发展海洋经济

 

    珠海与深圳有很强的互补性,其陆域是我们的二倍半,海域是我们三倍,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深圳就能领军开发南海,尽早实现国家核心利益。

 

第四,实现深港一体化

 

    没有物理空间就不可能做到深港一体化,在改革中香港的普通老百姓没有享受到什么实际利益,香港人最需要什么?房子。深圳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与动力,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有更多的发展,那时候香港人就会大量进入深圳,使大家能够在这里安居乐业,久而久之,也许香港人的身份就会变为一个“历史符号”。那时香港人可以过来,我们也可以过去,都一样,这就是“漏沙子”和“掺金子”,这样做实际是实现了人的最根本的融合,这是未来的根本。尽管很难,但毕竟是一种思路,应该同时力推条条块块二方面的改革。简政放权的改革是条条性的,就是把它剪断,单独的就把它取消,例如教育附加,收了许多年,既不合理,也无必要,加重了企业负担,还脱离实际。关键还是要从块块上改,才能为全国创出一个实实在在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杨勤    智库百人会成员、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工务署社会监督委员会主任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