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全国两会之际,马洪基金会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和中国工商银行深东支行的共同支持下,于3月7日下午在银湖CDI大厦举办“问势2023”理事报告会。过去的一年,二十大顺利召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在2023年春季之时,马洪基金会再次邀请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教授强强联袂,一同问势2023!
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邵汉青、深圳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南岭、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刘忠朴、深圳市政协常委贾兴东、工商银行深东支行行长潘为民、福田区一级巡视员李振河、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严骏、深圳市疾控中心原主任夏俊杰、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白凌、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在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出版集团原党委书记张仲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部原主任姚路丹、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武良成等重要嘉宾出席会议,综研院专家、北大(深圳)研究院智能圈、哈工大(深圳)、清华(深圳)的老师同学、马洪基金会智库百人会成员、中泓在线等企业的代表、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代表人士及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嘉宾以线上+线下形式参加。
马洪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全程主持此次报告会。
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吴定海致辞中提到:党的二十大确定宏伟目标和清晰的战略步骤,广东省高质量大会,深圳六届七次全会等重要会议的召开和系列重大举措的推出,为我们绘就了清晰的发展大“势”。要把这个“势”变成具体发展动力和实际行动,落地落实。希望深圳社科界能够为先行示范区、中国式现代化多建良言、出良策,把确定的“势”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教授以《中国经济波动与长期增长》为题作主题演讲,围绕五大内容展开:
第一,关于近期的政策调整。樊院长强调要以长远眼光看待市场发展,财政和货币政策正在加大力度。重点分析房地产政策和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长期经济影响,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的变化。
第二,近期面临的外部风险。世界经济收缩、产业链转移,“科技遏制”等因素导致我国出口下滑。2022年,美国进口总量并未下降,而中国则降为美国第三进口来源地。樊教授指出以下几点长期因素并分析:1.成本结构变化、其他国家发展造成的比较优势的变化。2.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和中美贸易战。3.疫情期间对产业链的冲击,导致产业链的分散化需求。4.美国政府补贴企业,实现产业回流。5.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危机与转型。
第三,长期发展面临的挑战。“大变局”成为长期增长的不利因素,美国的遏制战略,阻碍我国企业发挥“后发优势”,试图切断中国的学习知识与技术的渠道,迫使我们要以更大的成本、更长的时间进行自主研发,导致我们潜在的增长速度放缓。我们应时刻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如何保持开放向全世界学习,让更多知识外溢到中国。樊教授强调,高质量发展更加重视知识技术的学习和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大自主创新。
第四,发挥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增长潜力。通过国际间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具有价格相对平稳、巨额顺差、汇率基本稳定等等积极因素,有自己的发明、创造,如智能汽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以及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等等保持了领先的位置。这些都得益于超前的谋划和部署,同样经历了技术引进、吸收和学习的过程。然而,中国欠缺革命性的创造。如果不能紧追、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打造创新机制,则依然难以持续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第五,202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可以说,今年是低水平下的复苏,虽然长期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因为2022年的“基数较低”,今年的增长率会相对提高,这些都是可预期的。GDP可能会高于5%。但他指出,问题不在于今年,更重要的问题是2024年是否能保持较高的增长,如何面对长期的变数与挑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教授以《我国中长期发展潜力与挑战》为题做主题演讲,他首先分析了外部政治经济社会黑天鹅事件产生的可能性。地缘政治军事冲突、全球能源价格,金融债务风险,对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多家国际机构预测,2023年和2024年全球经济前景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欧美发达国家高通胀和紧缩货币政策,有可能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和债务脆弱性。亚洲宏观经济相对于其它新兴经济体稳健健康,中国对世界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中国经济恢复增长有利于带动亚洲的经济增长。
有关中国经济面对的短长期问题,主要包括了高增长期间形成了债务累积,对房地产的过渡依赖以及生产率下降。
接下来唐杰教授以芯片产业为例讨论了应对美国遏制与反遏制问题。美国企图以在芯片产业的知识产权优势,从技术高端遏制中国芯片产业制程能力发展,但由于自身在制程领域的生产能力有限,实现全面遏制中国的目标是难以企及的。值得关注是,有国际研究表明,美国发起贸易中,中美双方都有损失。但因美国可以选择欧日韩墨及我国台湾作为替代进口,故损失会低于我国。当替代者并不因向美国出口而增加从我国进口,而是加强自身加工尝试与产业复杂性时,对我国的外贸冲击可能会增加。因此,我国一方面要积极扩大内需,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产业集群水平、城市群分工协同水平,提升产业分工协调,创造出更大的产业间深度加工需求。
最后唐杰教授为听众介绍中国创新进程与成效,一是科研进步明显;二是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国家竞争的新赛道,而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三是中国经济复杂性提高推动产业集群高级化;四是全球30%原材料和40-50%的加工材料集中在中国,中国的制造业份额甚至达到了更高的准垄断水平,与欧洲国家有了更多紧密合作的可能性。
在互动环节,现场观众围绕演讲主题与主讲嘉宾进行交流探讨。
最后,座无虚席的报告会在与会者意犹未尽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点击链接阅读完整图文文章:2023:大势已定,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