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会务活动 > 交流活动

理事报告会

粤港澳大湾区:“二十大”后再破浪

更新时间:2022-11-30

      11月29日下午,由马洪基金会主办的“‘二十大’后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和前景”研讨会在银湖CDI大厦顺利举办。研讨会以“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聚焦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为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


      马洪基金会理事长郭万达、香港银紫荆勋章获得者梁建邦、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张克科、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广州代表清水显司、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子军、日本前国会议员樱内文城、《亚洲财经》前主编纪硕鸣,智库百人会副总召集人饶锦兴、吴海宁、严铁鹰、陈燕燕、段建仁及一众智者、关注大湾区发展的人士等以不同形式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马洪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首先围绕《“二十大”之后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三大机遇》展开。郭理事长指出,第一,大湾区面临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大湾区的重点战略信息产业主要布局于深圳、广州和东莞,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聚集于深圳、广州。珠三角地区成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核心,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深圳在今年4月重提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20+8”产业政策从补链和强链角度优化深圳产业链。分布于宝安、光明等区的20个先进制造园区为面向产业需求的基础研究提供条件,以打造灯塔工厂和专精特新的企业。


      第二,大湾区面临科技创新发展的机遇。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湾区在深圳、东莞和广州布局科学城,打造“两廊两点”架构体系。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要素市场、数据交易市场等方式,推动科学的发现应用到为人类服务。


      第三,大湾区面临制度创新发展的机遇。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制度型幵放。粤港澳规则机制的深度对接将促进我国制度型开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和探索“小切口”改革方式,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内地政府改革则是推动大湾区制度创新的关键。通过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要素流通,以更加开放的政策带来大湾区制度型开放的“红利”。


      随后,香港银紫荆勋章获得者、英国皇家人文工商学院荣誉院士梁建邦在线上发言,他对全球不同湾区、都会区进行了对比。作为国际独立中国策略师,梁院士分享了自己的海内外观察,包括对于深圳以及东莞的定位、香港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消费领域、医疗、教育以及文化层面的特点。梁院士认为,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香港在爱国者治港之后,虽然在教育、法律等领域与内地还需要时间进行磨合,但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在金融、医疗、科技、文化领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可作为互动发展的突破口。


      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张克科强调如何把握二十大报告与大湾区的关系,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重点强调了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精神内涵的重要。张老师认为深圳四十年来的探索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带来全新的经验,“深圳的今天是我们国家的明天,改变深圳的因素就是改变中国的因素”,2005年的这个判断到现在为止仍然有实际意义。深圳经验和先行示范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好的诠释。张老师还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价值就是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力的新优势,在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要推进区域协同,促进要素流通,探索制度对接,提供专业服务,建立高品质区域开放的共同体,打造科技与产业、社会与民生融合发展的服务链、市场链和价值链,提升大湾区大平台的感召力。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广州代表处的清水显司通过线上参会。他对大湾区与日本的密切关系大加肯定,并表达了日本企业对大湾区进一步发展的期望。清水先生阐述了对稳定供应链的看法,以及碳中和和中日开放创新领域中,大湾区的责任。他认为,大湾区拥有良好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也是吸引国际人才之地。清水先生强调中日关系已不再是“日本技术投放中国市场”的单向关系,已经处于中日间贸易投资双向发展的新阶段。应特别突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凤凰卫视特约时事评论员刘子军指出,深圳在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在新征程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承担着中国式现代化标杆城市的责任和压力。他强调科技引领,未来的湾区发展方向不是房地产也不是金融,是科技引领为代表的发展方向。他提出大湾区发展的三个瓶颈:一是大湾区的高校科研单位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二是高房价对大湾区作为第五次工业革命的示范者有较大副作用;三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间的竞争。


      刘子军研究员认为:二十大后“一带一路”肯定要加速推进,而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起点,未来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包括“20+8”大湾区的发展、南沙方案、第三代半导体相关的技术优势引入到全球、引入到“一带一路”,都是未来大湾区发展引领的方面。


      日本经济学博士,前国会议员樱内文城通过线上形式参会,他从经济学者和日本政治家角度,提出了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时需要注重中国外汇制度、港币和美元联系汇率、技术转移三个问题。他表示日本到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是一件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事,美国对香港的金融制裁会影响港币对美元的汇率,会导致投资的资金无法畅通流动。他认为如果中国政府能够有相关政策配套落地,日本企业也会加大投资力度。


      《亚洲财经》前主编纪硕鸣先生同样以线上形式参会。纪主编分析香港的特色并表达他的担忧,如何做实自身的国际价值,凸显“一国两制”的政策和国际化的优势,同时也给出三个路径建议:一是依托大湾区,在粤港澳发展中谋求香港的发展和为大湾区做巨大的国际贡献;二是依靠大湾区,香港只是在大湾区发展中分一杯羹;三是依赖大湾区,香港在大湾区中躺平。要依托湾区、依靠湾区、依赖湾区才有可能放大香港的国际价值,使香港参与到大湾区建设,真正发展起来。纪老师同时强调,香港最核心的制度和环境优势就两点:一是有“一国两制”的灵活性;二是国际化广阔性。香港只有保持这两方面的优势,才会有竞争力的优势,才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融入大湾区发展。


      在互动交流环节,智库百人会副总召集人吴海宁认为深圳应该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继续领跑大湾区,尤其是在各类人才引进方面,应尽可能为他们解除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好地安居乐业。中山大学OneHealth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媛媛提出深圳想要做创新可以在科技伦理、合成生物学中的生物学伦理治理上深度推进,并建议用地球视野而不是国家视野来看待地域、大湾区的发展。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杜雁肯定了深圳社会组织在我国城市当中的引领性,并建议研究大湾区应该避开宏大叙事,通过更细小的颗粒度、更多地落到企业具体的层面上来。


      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秘书长冯晓担任会议主持。他最后总结道:党的二十大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任务。大湾区的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应中央支持下,既解决好城市间的基础设施融合,还要在三地的产业和生态融合方面形成协同效应。二十大报告里也再次强调,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天,很多嘉宾在研讨过程中也提到了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这也都是大湾区建设初期需要面对和重点解决的症结。如何站在大湾区,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一份子,甚至站在地球的公民角度有效回应可持续发展目标里本土化的每个问题,我们确实还需要依靠不同的力量形成价值共识,持续提升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深度,整合“一带一路”已经探索出来的制度资源和创新方法,在法治建设上做到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回应区域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推动“一国两制”的创新实践,才能把粤港澳大湾区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充满活力的国际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动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对外开放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马洪基金会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为契机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为国际交流提供机会,为大湾区城市互动提供平台,为深圳做好先行示范做出应有贡献。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