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垃圾问题上,一方面,面对处理能力建设速度日益跟不上垃圾产生速度导致的“垃圾围城”危机,另一方面,垃圾被认为是具有丰富开发价值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从现实情况出发,如何科学制定垃圾处理方法,如何形成经济又高效的垃圾处理和管理模式,及如何实现垃圾管理和处理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深圳城市垃圾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2012年,深圳市政府首次将“垃圾减量分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立法和源头等多个方面着手应对,通过加快推进餐厨垃圾管理立法进程、扩大垃圾分类试点范围等措施,促进市民观念及行为习惯更新,力求建立起垃圾科学处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城市,实现深圳的可持续性发展。
2016年8月26日下午,由社会科学联合会、马洪基金会、公众力智库共同举办的“立及行动—九个垃圾分类与减量社团的观察”沙龙活动在银湖CDI大厦101会议室如期举行。现将研讨会主要发言整理汇编,供读者参考。本刊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马洪基金会立场。
我们的垃圾何去何从
随着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全国各大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而现有的垃圾处置设施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处理要求,亟需寻找新的出路。下面,我们以深圳市为例,来探讨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深圳市垃圾处置现状分析
根据《深圳市统计年鉴(2015)》数据,2014年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541万吨,平均每天1.48万吨,同比增长4%。去年底以来,由于废品回收行业持续低迷,每天新增的 1000 多吨工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1]。
1. 填埋场
目前,深圳有四座垃圾填埋场,分别为红花岭、鸭湖、老虎坑和下坪。其中,红花岭填埋场的设计处理能力为400吨/天,实际处理量达到1500吨/天;下坪填埋场设计处理能力为1800吨/天,实际处理量在3500吨/天以上,高峰值达到4500吨/天[2];鸭湖填埋场于2016年初填满封场。
这四个填埋场 的面积分别为12.6公顷、20.07公顷、26公顷和149公顷,合计占地面积2.07平方公里。除去生态控制用地,目前深圳可供开发的土地仅100多平方公里,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再找如此大的地方用于原生混合垃圾填埋不现实,寻找符合环评要求的场址越来越难。现实环境和技术上的诸多因素均表明,原生混合垃圾填埋在深圳难以为继[3]。
2. 焚烧厂
目前,深圳运行中的发电厂有6座,分别为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南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宝安老虎坑垃圾焚烧、宝安区松岗塘下涌老虎坑环境园、龙岗平湖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龙岗平湖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和龙岗中心城垃圾焚烧发电厂,总设计处理量为7425吨/天。焚烧工艺以占地面积小、减量率高、处理速度快、焚烧发电有利于能源再利用等优势,成为许多城市解决垃圾问题的首要选择。但是,焚烧厂的选址和建设极易引发邻避效应。
二、国外垃圾处理模式
许多国家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已经实现市场化。
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在垃圾收集处理的过程中,第一个步骤是分类回收,它是由垃圾收集商和回收商完成。2001年,新加坡的垃圾收集开始全面私有化[4]。政府统一招标,将整个新加坡分为6大区域,有资质的垃圾回收公司可参与投标。目前,新加坡由800 Super、Colex、Veolia、Semb-waste四家公司负责整个国家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其中,800 Super2015年净利润达1757.4万美元,同比增长93.7%;Colex 2015年净利润达590.4万美元,同比增长12.9%。在美国,单一固废领域就孕育出了市值将近2000亿大市值的企业:Waste Management,可见,在国外,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十分有活力的市场。
三、探索深圳垃圾处理模式
根据深圳垃圾现状以及现有资源,“垃圾分类+综合利用+焚烧处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通过分类回收,一方面,可以减少末端的处置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垃圾中的氯源,阻止二恶英前体物的合成和减少酸性气体的产生量;有利于减少焚烧垃圾中重金属的来源。
从2000年开始,深圳成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16年过去了,虽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且进行了小范围试点,但目前依旧没有可以在深圳推广的垃圾分类模式。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垃圾分类模式。
在宝安区城管局及新安街道办的大力支持协助下,深圳市英尔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安街道的垃圾分类减量处理试点顺利进行,并且取得了广泛赞同。2016年6月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程会强教授、中再生协会潘永刚副会长等专家对宝安新村进行考察,对垃圾分类“新安模式”予以肯定;同年8月16日,深圳市城管局杨雷副局长亲临宝安新村和大宝路转运站进行考察,对目前英尔科技在宝安新村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并鼓励新安街道加大试点范围和试点经费的投入。
四、市场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深圳市的垃圾分类一直处于试点状态。阻碍垃圾分类快速推广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迟迟没有出台合理的取费模式。环卫产业的最初启动成本难免较高,希望政府在取费和税收优惠方面的政策能尽快出台。此外,政府也要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由全盘操控转向监督,让企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五、总结
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了制约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垃圾处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一埋了之或者一烧了之不能真正有效解决问题。只有配套完整的产业链,让垃圾“重获新生”,才能真正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而要做到这三点,第一步,就是推行垃圾分类。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城市家园是每一个人的诉求和期盼,每一个人都是垃圾制造者,所以,对于垃圾问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践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义务。希望每个人为自己的家园环境贡献出一份力量。
郑晓虹
深圳市英尔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策划员